物联网激活户外媒体三大新功能
来源:亚洲户外 发表时间:2017-10-09 12:55
物联网技术已经成熟。随着4G手机普及、5G手机面市,物联网的应用如火如荼。在移动互联环境下,不难发现,户外媒体和物联网在城市公共空间里几乎同体同构,二者殊途同归,均通过与人的互联互通让生活更美好。
人工智能的兴起,正在加速物联网与户外传播的进一步融合,势必激发户外媒体更多的新功能与新应用。在中国,以支付宝、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技术已臻成熟,老百姓移动支付的习惯也已养成,这给创新应用户外媒体带来了更多的便利。
那么,站在广告主的立场,目前客户急需、技术又可行的户外媒体的新功能,到底有哪些?
1、超级界面及大众入口 网络时代,资讯大爆炸,线上信息越来越拥堵,受众无暇顾及。与此同时,新产品、新差异层出不穷,消费者无所适从。精准营销的出现,似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,但几年过去,其弊端逐渐显现:标签化的精准匹配恰似一堵无形的墙,固化了接触面,也蜕化了鉴赏力,大量的新品与新知被挡在了墙外。 很多广告主也开始觉醒,原来精准营销并没有带来销售的继续增长,正如南澳大利亚大学教授拜伦(Byron Sharp)在《品牌如何增长》书中所指出的,品牌无法倚靠忠诚的消费者发展壮大。通过对销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,他指出在所有成功的品牌当中,大量的销售来自“轻顾客” (light buyers):也就是购买产品相对不那么频繁的顾客。 和线上信息越来越拥挤相反,户外媒体上发布的信息不仅一目了然、而且在此地此时是唯一的,唯一到必然会被受众看见。只要广告创意引人入胜,必然为受众所关注。加上户外广告接触频次在所有广告中是最高的,一日平均三次,重复自然产生记忆。
当其它媒体为迎合个性而不断细分、不断小众之时,户外媒体作为唯一的大众媒体开始被客户重新认知和主动应用,毕竟市民的生活轨迹和消费习惯是相对固定的,这就给伴随性很强、天然贴近本地市民的户外媒体新的使命:利用大户外的独占性和冲击力传播新知,吸引更多人关注,成为注意力营销的超级界面、轻顾客抓取的线下入口。
2、引流导购和二次扩散
四年前,凤凰卫视专访王健林。面对互联网的巨大冲击,王健林半年中组织34场头脑风暴,终于搞清网上购物只占老百姓消费支出的1/3,大量的是本地化的生活与服务。此后,王健林果断调整万达商城布局,优化、美化空间,使其成为周围三五公里范围内市民品牌体验、美食、休闲娱乐与社交的中心。三年不到,他就成为中国首富。 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,对中国户外广告增长贡献最大的,居然是以京东、天猫、乐家、小米为代表的网站、软件、手机通信等这些互联网类的产品与服务。何以至此?这是因为相对于线上营销的虚拟和缺陷,实体的、确定的户外媒介弥足珍贵,更何况还具有引流导购的渠道作用。 户外媒体为什么能够引流导购?这是因为,行进中的人们必须关注周边环境,而城市主要街道及其路口均有户外媒体显著地、靓丽地存在,其广泛告知、沿途导引的传导功能原本就不错,现在有了物联网还能实时捕捉受众的行为轨迹,及时发送优惠卡、下载体验券,甚至遥控订位或抢号,当然更能诱导周边更多的人到店消费或体验。 本地化的户外媒体,除了引导周边人群到附近实体店体验与消费,还可以通过创意与技术的叠加,吸引停留,诱发互动参与或个性呈现,激励经过的人与户外广告合影、将互动情景或自创画面留存下来与朋友分享。户外媒体面对的人群虽不及线上那样海量,但其影响却是真真切切的。自己亲身经历过的真切体验与感受,才是靠谱的,才敢在朋友圈里分享。插上物联网的翅膀后,每一处户外媒体的杠杆支点作用和一传十、十传百的扩散效应都将是可视的、有数据支撑的。
3、智能终端与线下微店 投放广告并非广告主的最终目的。通过植入场景、实现营销的闭环,这是广告主的必然要求。现在,物联网后的户外媒体,是智能终端,也是线下微店,能够帮广告主实现促销,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、随心所欲的个性化购买需求。 户外媒体本来就是最贴近消费者的终端,户外媒体又与消费者同在一个线下的场景之中。通过物联网实现数字化后,作为终端的户外媒介与消费者手持的智能装备(如手机)自然就互联互通了,再通过程序化购买实现所见即所想,从而激发消费者的兴致、即兴购买、移动支付。 以人工智能、大数据和云计算为核心,物联网方兴未艾,程序化购买也已进入更加智能、更加透明的2.0时代,这进一步夯实了户外媒体的终端连接功能,使所见所得更加简便易行,并改变传统的零售模式,使马云所谓的“新零售”大行其道。 与此同时,大量的小微企业、包括个人,都可以搭上物联网的顺风车,应用智能化的户外媒体实现自己的营销小目标。如果是,户外广告的春天又将到来!